看完了煤氣燈效應相關的資訊後,理出了個思緒。
有時在判別一件事,千 萬 別 用 二分法,非黑即白來看本來就會失焦…
比如:這個人如果對我印象很好,願意與我當真心好友
我丟訊息他就會有讀必回,還會對我很親切。
網路上那些判別人 在感情、友情上
如果如何如何 他就是對待你怎樣怎樣
的罐頭文章,很多是有盲點的。
因為,這個剛認識的人如果對你印象很好,有什麼忙都會幫你,且不跟你計較得失。
還對你很親切笑臉盈盈。
搞不好背後都有暗動機!
但通常都要演著演著,演了很久到最後一刻才"爆坑"(台語)
但如果就二元對立思考,這個人如果不理人很冷漠,
常聽人們說:這類人物都獨來獨往,一定朋友很少、難相處、沒魅力才會形單影隻!
大致上就不是個友善的人…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他需要花些時間觀察呢?
煤氣燈效應大致也是在提醒,如果一個人印象太神聖,完美到像偶像劇走出;
那是不是刻意的包裝那看不見的人格大刀。
參見電影:煤氣燈效應
= = = = =
故我剛才腦內碰撞出的場景是
交換禮物的場合,馬克杯跟玩偶類,一定會最雷的嗎?
它們有沒有不會是最雷,會是最佳最有價值的時刻?
要是這個馬克杯,底部可以接USB加熱,而且又是很輕盈的鋼鐵製作還有精美鋼印,這一刻馬克杯就變的很有價值,收到的人也窩心。
又另一個手掌大小的玩偶,也是一個防身警報器或有防身噴霧功能,這個玩偶不酷嗎。如果外型又俐落耐看,既美觀又有實用性,價值可高!
這是在一個市集買到的貧困孩子的創造物
我發現那個火苗非常的微弱
這個形態推估大致上他們心靈上是不太有希望的
希望有機會 見到他們創造物中火苗變旺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