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與惡的距離』火紅。
而此劇讓我第一個想到的案件,則是許多年前的菲律賓便當店事件。
一位女孩(還有數位有相同構思的記者吧?)
不約而同的在私人臉書等媒介上,發佈了一個劇本
劇本名稱:菲勞末日之希望降臨
英雄:自己
惡人:情緒化便當店老闆
要被救的人:廣大興28號事件被波及形象的外國勞工(東南亞)
場景:任一間餐飲店
時代背景設定:因為廣大興28號事件,造成國人可能的對外國勞工的印象變差,效應上在網路上許多的言論負面至極,所產生的氛圍背景所撰下的一個充滿人情味的故事。
個人潛見:
臉書其實就是個人發佈自己觀感的地方,今天我們很厭惡公司的哪一個某甲,像正義魔人般的把我給捅的體無完膚,我在臉書說一段
『我不得不想毀滅他,而我某在甲在買便當時,我躲到便當店附近。
打電話告訴便當店老闆請他不要賣給某甲,或都把過期腐敗的菜賣給某甲』
只要文章設不公開;其實一點兒也不犯法,只要您將隱私設好。
故當自己看 自已開心的劇本,小心翼翼的 當作藝術照般的封存,來自我感覺良好建立自己信心,本身無妨;是私人行為, 當事人女生,若是把這篇隱私設好,只給認識朋友看,不會有什麼不對。
但或許女生自己也想紅吧,在某個平台上面可能也有將此篇文章公開以增加能見度。 一群感性大於理性的鄉民們至少八萬人就瘋轉特轉。
而女生也覺得這是個甜美的果實,甚至真的可能拍成電視劇『菲勞末日之希望降臨
』登上大螢幕,也就順水推舟的push自己藝術照般的劇本。
但紅總是有些代價的 ,劇本總會有人想考究來由。但是也真的是大環境氛圍不對,時機太過敏感,加上劇本的邏輯性不強,影射的人事時地物實為太敏感。
藝術照般的劇本就這樣被撕扯了開來。 鄉民威力足以把一個人捧上天堂再打下地獄。
女生會如此,我覺得8萬個幫忙分享與瘋狂稱讚的人,也有些責任,若他們沒有瘋狂分享,只當成個人藝術照看看也就算了,今天未必事情會鬧這麼大。
故在下的結論:
世界很殘酷機歪的事情很多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隨時可以自我感覺良好或作作夢有益身心健康,
就像我在我的部落格發神經一樣。 不過,可能就盡量不要高調或觸及敏感議題吧。
我並沒有說那寫劇本女生是對的,而寫一樣劇本的記者也有社會責任。
我想 小說劇本 就該是 劇本小說
(海倫清桃的小說也很清彩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727674.html)
新聞時事 則該是 時事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