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強調
其實從來沒有誰該是從屬誰
誰該依附誰
也沒有誰是誰的誰
這一點 我從小很想告訴那些家庭第一 過度犧牲的媽媽們
多少為自己想一下 給自己一個目標跟空間
不過其實大家人生目標不同
說不定有些人覺得照顧家庭是自己的人生第一目標
傳統教育下的她們如此 也真的不容易
亞洲教育與西方教育都各有優缺點
而我覺得亞洲教育的儒家元素
很容易教導出自怨自艾 一味犧牲
沒有自我的男男女女
即便他們的工作與學歷等外在條件是相當不錯的
仍然也容易因為找不到自我的方向而信心不足
還是說每個人都有自我心理上的黑洞、罩門呢?
而最近因緣際會看了羅蘭德的書
本來我因為他醫美西洋化過度不太真實而沒特別關注他
不過 他做對一件超讚的事 『不讓別人的資訊輕易干擾他』
他跟女神方季惟一樣 重視自己的家人 不輕易屈就任何情感
因為自己知道人生要尋找什麼
活出自己美學而從未感到孤獨
更難得的是他在父親的教育之下 是尊重女性的
『我和我以外的 書本簡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2429
而他能以身為自己為自豪 除了相當的自律追求頂尖之外
他也忠於自己的靈魂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而他的職業該說是撩客人嗎
總體而言他應該有可能傾向有意義 有建設性的對談
如果是沒有什麼特別想法的客人男女
他會以服務業的照顧角度來有趣聊天這樣
總之 形象上 跟我想的還真不一樣
大家有空可以加減看一下
意外的羅蘭德 是個愛惜家庭朋友的人
並不是許多人想像中的花花公子
= = = =
另外也要推荐一下 『音療研究院』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WTZCuUzmapC7k5cGE1-mg
覺得這個製作者超佛心
他定是花了相當多的心力研究這未知的領域
希望讓大家身心靈更健康
目標效果是 治療各身體痛苦 但有效與否因人而異
我最近眼睛是乾到一個不行狂流眼油
但聽了減緩高眼壓那則
因為效果最接近眼部抒壓
之後是真的 覺得舒適許多且不流眼油了
科學角度的解釋??我猜我是被大家催眠了吧
但心理作用何嘗不是一種正向的身心狀況改善呢?
大家都在工作 或課業學習上難免有壓力造成身體不適
甚是需要藥物以外的幫助啊
祝提供免費實驗資源的人都有好報且得到好財富
(我才不說矯情的發大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