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13, 2020

4CASE分享


欺騙大人失敗記 案件一:

有一次 我與聽廣播認識的網友 到高鐵去聚會

因為有人想開咖啡店 要四處尋找靈感

其中一人開車帶大夥前往屏東潮洲晃晃

以及到高雄附近的咖啡店四處看看

那時回家我騙大人說:我跟大學同學 搭UBER去屏東玩哦

我弟冷冷的說:UBER明明這陣子取消了

那一刻超噢耶的

我只好笑笑說:哦 蛤? 所以那是自營車吧#@$#$#

完全沒台階下

沒有調查時事就編故事真是太糗了

= = = = =

欺騙大人失敗記 案件二:

我母親大人其實有一種SENSE與堅持衣服要買好的。

買不好她會打槍,並且我所愛的大地色,在她看來老氣。

這裡指的是我自己穿的衣服;

我向來不喜歡花費太多在自己的衣著上。

除非衣服特別又潮否則我不會破費。

(炫耀一下路上曾有人說我打扮超潮 那是個偶然)

而有一次我與友人到平價店買了二件看似材質不錯的襯衫。

我回到家不想聽到大人吐槽,直接唬母親大人:『這是百貨特價品』

卻被眼尖的母親大人一秒識破:『這種材質的衣服哪有可能是百貨特價品。』


薑當然是老的比較辣 沒那麼好瞞天過海

但人人都有不方便向大人道破的事跡需要好好掩飾啊


= = = = =

『面對自己的惡念與缺點』

沒記錯小學吧 不知幾年級

老師就有開過這個主題

不過 人類很犯賤的

每一個人上去講自己最惹人厭的地方之後 

滿多都下台再犯

肚爛我的同學持續對我惡意啦

我也持續畫小人插針阻咒他們來著

精彩碰撞惡VS惡

雖然後來彼此都有互省與成長

那時真的是大家都心中有惡 

我也是很惡

面對自己 好難好難

批判別人 輕如鴻毛

= = = = =

書店 喜歡 討厭 對抗的其實是集體意識

其實書店一大票的被討厭與做自己的勇氣

看了真的有打中心靈的進步嗎 

書本內容大同小異 對抗的都是同一個叫傳統的魔

各有精彩故事對抗別人看待自己的眼光

相信是幫心靈增加一些建設

但又遇到不理性的族群說了些什麼

明明知道不能被影響 但被勾動的集體意識會作用

你我仍然會有點被集體意識這道大風吹到有點站不住

我想起我玩過的一個狂遊戲

那就是建立一個假的分身 那個分身的人設非常的符合舊集體意識的

女生(或男生)該如何如何 該喜歡什麼

後來 那個創建的分身給人感覺呆傻到不行還受到許多白眼

這個實驗證明如果個體完全符合舊的集體意識與傳統概念 

從來不也不會得到更多認同 甚至更吃虧不是嗎

不信的話就用可以創建虛構人設的平台玩玩看

你實驗性的建構一個完全符合大眾口味的人設 就知道效果了

至少你會覺得這個人設好令自己反感

而且這種人設沒有靈魂到 跟你相處的人們

會覺得你很沒靈魂 處處屈就某種標準

反而覺得你的消極態度也很傷人

當虛構好好人設被白眼

這個效果 不輸看完 『被討厭的勇氣』

因為這就叫 『被喜歡的法則 迎合大眾口味的 人設實驗』

實驗結果:呆滯可笑,更容易被人輕視。


所以保留自己身上的 反骨 與之共存,只要不礙到人正是上策。


這家店名好切題 高雄熱炸生意一定不錯